啥?
这些还没有剩余的一半多?那岂不是还有这些的二倍不止?
“行,真行,你们太让人惊喜了。”
徐掌柜又惊又喜,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。
这水生带着两个孩子看起来平平无奇,没想到他们三人竟然这么有能耐,一下子能弄来这么多姜黄,这些可是药材啊,不是萝卜青菜,怎么到了他们这里,就轻轻松松弄来这么多呢?
这么老些得多少银子呀,水生他们这下真的要发财了。
要是他也能种姜黄就好了,种个十亩八亩的,准能卖几十上百两银子。
唉!
可惜他没田地,在这县里只有一处小宅子,啥也种不了,若真想种,就只能购买田地雇人种,他要忙活铺子里的大小事情,顾不过来。
害,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了!
徐管事把药铺里正在忙活的伙计们全叫过来,一起给三辆马车的姜黄过秤,而后算了银子给了水生。
水生把钱袋子塞给林小棠,三人和徐管事道别后驾着马车离开。
小九回渡水县,小棠和水生叔直接回桂花村儿。
半道上,林小棠和水生叔远远看见一辆马车迎面而来,是她爹拉着一马车姜黄准备去平定县百草堂卖。
“爹,爹……”她远远招手。
林青川听见有人喊他,他抬眸望过去,脸上满是笑容。
两辆马车越来越近。
“你俩还真快,竟然卖完了,我先把这一车给卖了,再继续回去拉,你们先回去吧,里正家有人。”
“嗯,爹你去了就报水生叔的名字,就说咱是一家人就行。”
水生也向青川哥打了招呼,随后他们驾着马车错身而过,去往各自的方向。
就这样,他们足足又运了两日,才把存放在里正家的姜黄全部运到百草堂。
最后一日去里正家拉姜黄的时候,他们给里正带了几根卤猪蹄,以表达对里正的谢意。
里正闻着几根香喷喷的卤猪蹄,口水差点都流出来了,这卤猪蹄贵得很,纵然他是里正,他家在村儿里日子过得相对富裕些,可这么贵的卤猪蹄他是舍不得买的。
里正笑着道,“回来就回来了,咋还带这些,这么几根得不少钱,留着卖多好,虽说你们做买卖赚钱了,可你们来来回回跑着实很辛苦,叔都看在眼里呢,以后可不兴这样了。”
他们家上次吃卤猪蹄,还是去年呢,当时也是青川回来时给他们带的。
想起那味道,如今还记忆尤深,那是他家吃过的最好吃最香的肉!
林青川道,“叔,我们自己卤的,多往锅里放几根的事情罢了,也不费啥事,你们就安心吃吧,若是觉得好吃,以后有机会回来,再给你们带。”
里正的两个儿子看有卤猪蹄吃,个个开心不已。
村里还有一两户没卖姜黄的,他们有了自己的心思,没打算卖给青川,是想高价卖种子,卖给那些没有种过姜黄的村民们。
林青川和水生并不在意,因为上一季他们已经低价卖过种子了,当时大家轻易不敢相信,不敢多买种子,他们为了发动村民们买姜黄,才低价卖的。
如今不一样了,桂花村有半数人家都种了一季,尤其是里正家,种的多,卖的银子也多,这事儿在桂花村儿家喻户晓了。
所以,这一季本就没打算卖种子,更不会低价卖。
至于村儿里有人卖,卖多卖少那是人家的本事,等到下一季成熟时,照样不耽误他们回村儿里收购。
他们从里正家出来,赶往平定县,卖完最后一马车姜黄除了本钱,几日的功夫一共赚了八十六两银子。
三个人激动不已,尤其是林青川和水生两个大人。
林青川开心得直搓手,他道,“当初小棠说做这收购的买卖赚差价,我心里还没底呢,没想到短短几日竟赚这么多,这买卖可太有干头了。”
水生也忍不住直点头,他笑着道,“是啊是啊,那时你们都不让我种田了,我还觉得有点儿可惜,想着一块儿田种一季也能卖不少银子,可是种田得回去打理,特别是成熟的时候,还得亲自看着怕人偷,这买卖就不一样了。
这一季光是赚的都比咱种一季田赚多了,下一季种姜黄的农户更多了,咱能赚的更多。”
他心花怒放,暗道也不知道上辈子积了啥德,竟然能跟着青川哥和小棠做买卖,这段时日就像做梦一样不真实。
若这一切真的是一场梦,他宁愿不醒了。
林青川也连连点头,“多亏棠儿有眼光,她出的主意,咱只管按照她说的干,准没错。”
看爹和水生叔如此开心,林小棠也很满意,只要爹和水生叔勤快,愿意干,她管出主意,大家一定会富裕起来。
她想了想道,“爹,水生叔,大家先不要高兴太早,这种姜黄的事儿肯定会传来,邻村儿的肯定有愿意跟着种的。
村儿里有人留了姜黄种子没卖完,他们也匀出来卖给别的农户,慢慢种植的人多了,这东西也就没那么值钱了,俗话说物以稀为贵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