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运帝听闻有人请命,初时还很高兴,待看清是他,这个反胃劲就别提了。
徐志胜呀徐志胜,你那两下子能领军平叛?
李景隆都比你强百倍!
可他是皇帝,这话还真没法说出嘴,只能不住的点头赞许却不发一言。
察其言观其行,立刻有机灵的官员出列道:“徐二公子忠心可嘉,然从未领军出征,臣认为不妥”
有人反对自然有人赞同,不看僧面看佛面,老魏国公遗泽尚在不说,更何况勋贵一体自然出声应援。
吵吵闹闹几如菜市场一般,成功把几位大佬的思路打乱了。
本来这种事该在小朝廷先讨论然后在上大朝会的,可这次景运帝打破了约定成俗的规矩,直接开了大朝会,几个阁老一时都有些拿不准主意。
其实景运帝之所以如此,是内心里有些不信任官员能平定此次大乱,还是那句话,翁行铠都能反,别人呢?
老太师领政三十年,谁知道这些官儿里,还有没有另一个翁行恺!
他想要御驾亲征不假,可朝臣们势必反对,如今热孝期间也确实不宜如此,
景运帝提出御驾亲征,可趁群臣反对之机,推出勋贵领军出征。
徐志胜出人意料的蹦出来,虽然目的不清,可结果已经差不多了。
景运帝朝声奏道:“臣保举一人,可平此叛乱”
“何人?”
“郑国公常业”
此话一出众臣哗然,谁也没想到一个礼部右侍郎会推荐一个勋贵,你这屁股坐歪了!
不管别人怎么想,闻听此言郑国公立刻出列回奏:“启禀陛下,常业愿往”
景运帝不待众官反应,立刻一锤定音道:“好,既如此郑国公常业加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衔,立刻组织人马平叛。”
“郑国公,你需要何人为辅?”
郑国公也不拖沓,直接开口道:“兵部右侍郎邱毅,宣府总兵官张之极”
景运帝点头同意,随即看向众臣道:“既然人选已定,诸卿需全力配合,务必早日平定叛乱,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”
众臣闻言纷纷领命,心中却各自盘算。
此次平叛非同小可,稍有不慎便可能牵连自身,因此一个个脑袋都转开了,
郑国公常业则深吸一口气,眼中闪过坚定之色,大礼道:“臣定不负陛下厚望,誓要平定叛乱,还我大明一个太平盛世。”
这边刚刚定下调子,景运帝还没等再次开口,远远就见红翎信使在殿外纵马而来,当
“辽东急报!”
景运四年十二月初二,女真部落六万大军突破福余卫防线入侵,辽东巡抚王廷弼亲率十三万辽东官兵,兵分六路北上迎敌,誓要一举剿灭来犯的女真部落,
景运四年十二月十八,西辽河畔两军相遇。
十三万大军,一战尽没。
辽东局势瞬间危若累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