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重启人生 > 第132章 0129【录制节目就该打嘴炮】

第132章 0129【录制节目就该打嘴炮】(1 / 2)

第132章0129【录制节目就该打嘴炮】

陈贵良参与录制的第一档电视节目,来头还不小,是央视的《对话》。

这档节目生命力持久,陈贵良重生之前都还活着。

受邀嘉宾有希拉里这种国外政要,也有大小马、巴菲特、比尔盖茨等商界大佬,亦有金庸、大刘、老谋子、华仔、姚明等文体界名人。

这些大佬数量有限,不可能期期都邀请,多数时候嘉宾咖位没那么大。

比如四年前,韩韩就被请来录制《对话》,遭到其他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围攻。主持人是从湘台过来的,节目后半段堪称灾难,场面已经脱离主持人的掌控。

“陈贵良你好。”主持人沈小姐来到演播室后台。

陈贵良微笑握手:“你好,沈小姐。”

这位沈小姐,陈贵良还是久仰大名的,主要记得她后来的两桩新闻。

一个属于体育新闻,沈小姐担任奥运火炬手。

一个属于法制新闻,沈小姐某年吃牢饭了。

但不可否认,沈小姐的主持素养,远超韩韩那期的王女士。

“今天的主要议题,是大学生创业与学业是否能兼顾,”沈小姐提前让陈贵良做准备,“我们请了两位博士生导师、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做特邀嘉宾。他们可能会问到一些尖锐问题,现场观众也可能刁难。”

陈贵良点头:“明白。”

说话间,又进来一人,却是搜狗项目负责人王晓川。

他15岁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保送高中,16岁用个人电脑完成初等几何命题的全部证明,18岁学科竞赛金牌保送清华计算机系,25岁拿到清华的硕士学位。

“你好。”

“你好。”

两人握手问候,坐下等着节目开录。

王晓川说道:“我蓉城人。”

“老乡,”陈贵良笑道,“我女朋友也是蓉城人。”

王晓川道:“你那个校内网搞得不错,我以前是校友录的兼职员工,校友录许多功能都是我开发的。”

“那你是前辈。”陈贵良说。

面对校内网的老板,王晓川心情极为复杂。

校友录是他本科期间的兼职作品,搜狐把校友录的创始团队给解散,却又让他主持搜狗搜索引擎项目。而且还委以重任,从高级技术经理,一步步升为高级技术总监。

下一步,就是晋升搜狐副总裁了!

他也多次向老板建议,希望能革新校友录,但都被张总给敷衍过去。

不多时,又陆续来了两位。

一个是老熟人,社科院研究所的商教授,给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作序那位。

另一位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杨教授。

大家都和和气气的。

杨教授还对陈贵良说:“我可能言辞会犀利一些,到时候你别介意。”

陈贵良道:“杨教授尽管说,我虚心接受批评。”

韩韩那期闹得挺大,节目效果是拉满了,但主持人也从央视回地方台。主持素养太差!

节目正式开录。

主持人和三位特邀嘉宾,先去演播室开场讨论,陈贵良继续坐在后台等着。

数十位现场观众已经坐定。

主持人沈小姐说:“有个学生,这一年多次引发舆论。他曾因新概念作文大赛,获得北大特招资格,继而卷入招生公平的舆论漩涡。又在高考的时候,考出超过北大录取线的好成绩。他还当着数十家媒体记者的面,给自己确立大学期间赚一个亿的小目标。还公开质疑高中语文教科书有误……”

“近日,又创办校内网发起校评选活动,出版长篇历史著作《明朝那些事儿》……”

“今天我们邀请到……”

“商教授,你对陈贵良的印象如何”

商教授微笑道:“很不错的学生,我希望他能往历史专业发展。我给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作序,也是为了能向大众普及明朝历史知识。”

“杨教授呢”沈小姐问。

杨教授说:“我特别欣赏他那首《瀛海行》,我认为他可以往中文专业发展。”

又聊几句,沈小姐引出话题:“大学生创业的很多,但往往中途就辍学了。而且,陈贵良是大一刚开学就创业,他是不是过于急着做生意创业和学业能平衡吗”

王晓川摇头:“很难平衡。我是大三进入charen做兼职的,转入搜狐同样是继续做兼职。别说创业了,就算是全职工作,都会影响我的学业。从大三到研究生毕业,我一共兼职了四年,拿到硕士学位我才全职工作。”

杨教授说:“大一创业还是为时过早,连基础课程都没学完。我认为就算要创业,也应该等到大三再说。”

“很难兼顾的,”商教授笑道,“我们不妨打个赌,陈贵良最多撑到大三就会退学。他读的是元培班,课业任务非常繁重,这学期估计要挂好几科。”

又是巴拉巴拉一阵,沈小姐站起来说:“有请我们今晚的嘉宾……”

陈贵良微笑挥手走出,现场观众啪啪鼓掌。

他跟主持人和三位嘉宾握手,然后坐回自己的位子。

“刚才你都听到了吗有没有想要辩解两句”沈小姐问。

陈贵良道:“三位前辈都说得很对,我不建议大一学生创业,耽误学习是肯定的。如果创业失败,那就是事业、学业一起完蛋。”

“但你还是选择了创业。”沈小姐说。

陈贵良道:“我不一样。”

沈小姐问:“为什么不一样”

陈贵良说:“因为我相信自己能成功。”

现场的主持人、嘉宾和观众都笑起来,其中不乏有人嘲笑,认为陈贵良太过狂妄。

这些都是真观众,不是节目组请来的托儿。

而且,持有奇葩观点的还不少。

韩韩那期,甚至有这种对话——

女观众:“你上网用什么聊天工具oicq还是icq”

韩韩:“我用聊天室。”

女观众:“如果你想长大,还是用oicq和icq吧,这才是成年人的世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