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之教也,时教必有正业,退息必有居学。不学操缦,不能安弦;不学博依,不能安诗;不学杂服,不能安礼;不兴其艺,不能乐学。故君子之于学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。夫然,则安其学而亲其师,乐其友而信其道,是以虽离师辅,而不反也。
今之教者,呻其占毕,多其讯,奋其疾,而不顾其安,使人不由其诚,教人不尽其材,其施之也悖,其受之也偶。夫然,则虽强学之,其去之也必速。教之不审,学之不勤,其此之谓乎!
大学之法:禁于未发之谓豫,当其可之谓时,不陵节而施之谓孙,相观而善之谓摩。此四者,教之大法也。
豫则不败,时则易成,孙则不陵,摩则不孤。此四者,不可废也。
发然后禁,则扞格而不胜;时过然后学,则勤苦而难成;陵节而施,则坏乱而无序;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燕朋逆其师,燕辟废其学。此六者,教之所禁也。
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,又知教之所由废,然后可以为人师也。故君子之教,喻也。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道而弗牵则和,强而弗抑则易,开而弗达则思。和、易、思,则可谓善喻矣。
善学者,师之功倍,而又不劳。不善学者,师勤而功半,又从而怨之。善问者如攻坚木,先其易者,后其难者,及其久也,相说以解。不善问者反此。善待问者如撞钟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。不善答者反此。此皆教之谓也。
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。必也其听语乎,力不能问,然后语之;语之而不知,虽舍之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