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女生耽美 > 芍药月季[花滑] > 第69章 她现在也可以说出这句话了。

第69章 她现在也可以说出这句话了。(1 / 2)

第69章她现在也可以说出这句话了。

副馆冰场边,穆百川正给叶绍瑶做思想工作。

“等会儿有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要来,你别紧张,当是日常训练就好。”

才完成陆地热身,叶绍瑶只穿了一件黑色长袖,冰面的寒气从脚泛上来,禁不住打个寒战。

但她握住发颤的手,硬着头皮说:“我不紧张。”

深吸两口气,她转身继续训练,左不过是两家媒体,估计是预留了冠军赛的新闻版面,前来取材的。

但没人告诉她,来的是央视和《体育报》*的采编队伍。

工作人员挂着工作证自由出入,一会儿采访教练员,一会儿又逮住空隙采访休息的选手。

叶绍瑶紧张地不敢下场,在冰场中间来回练步法。

至于为什么不敢上跳跃?以往的赛前公开训练,她怎么大胆怎么来,纯属给自己练胆子,现在要真正把训练情况公开,让她还怎么敢摔。

“包袱还挺重,”穆百川一看就看透她,“我已经替你上阵接受采访,别在冰场上当逃兵,小偷似的。”

叶绍瑶不爱听这话,伸长脖子,擡头挺胸下场休息。

她可不是逃兵。

“你就是叶绍瑶选手吧?”从远处走来两三个人。

叶绍瑶愣了一会儿:“是吧。”

眼前的人很陌生,她用暗号向教练求助,不是说好已经挡下一枪了吗?

“刚才是报社的记者。”

现在换了一家媒体,她看着话筒上别着的标志——CCTV。

最害怕的事情出现了。

“你好,请问你要在下午参加女单自由滑的比赛吗?”

对方一直将话筒倾向自己,叶绍瑶大脑短路,自觉拽过电线拿起话筒:“是的。”

记者手里没握住东西,明显也愣了一愣。

叶绍瑶反应过来:“这个得您拿着。”

“没关系,”记者笑着打圆场,直接切入正题,“不好意思,刚才打扰你的训练。短节目第三名的成绩对你的心态有影响吗?”

第一个问题就如此难回答,叶绍瑶咬着嘴唇,挤牙膏似的一字一字往外蹦。

“短节目的发挥属于我平时训练的水平,所以我对这个结果不意外,只是第一次参加冠军赛,确实有点紧张。”

但现在最影响心态的,是眼前的记者,和她旁边的摄像机。

这镜头怎么这么大,像黑洞一样。

“你别紧张,我也是个实习生,你把我都说紧张了。”

记者翻过胸前的工牌,括号里上赫然写着“实习生”三字,倒是给叶绍瑶不小安慰。

重新进入采访环节,记者再问:“你对今晚的自由滑有信心吗?”

一句话在嘴里组织来组织去,叶绍瑶没转过弯,这不是和上一个问题差不多嘛。

察觉到她的语塞,记者换了一种问法:“你有信心在这场冠军的争夺中胜出吗?”

“当然。”

“你在完成比赛后最想做什么?”

“炫耀我的奖牌,”叶绍瑶笑着说,“如果我有的话。”

说完,她意识到摄像机还没关闭,捂着嘴问:“这句话不会也要登报吧?”

那也太不正经了。

“我们是央视的团队,采集的素材会在体坛快讯栏目播出,”记者补充,“不过也可能登上总台。”

在全国人民面前开玩笑?叶绍瑶撤回刚才的话:“我可以重新回答吗?”

记者点头。

“完赛后,不论成绩如何,我都会保持一颗平常心,在休赛期继续进步,争取拿下阿克塞尔三周跳。”

为了应对采访,她专门求师于经验丰富的容翡和季林越,学到很多语言艺术,足够把普普通通的一句“努力”说出一朵花来。

挥别记者团,穆百川找过来。

训练前,叶绍瑶求爷爷告奶奶,终于把教练说动,勉强给她一个突破自我的机会,但后果自负。

“不是要在自由滑展现更高的难度吗?还不赶紧顺动作。”

教练果然还是蛮不乐意,对她三催四请。

赶场的驴也得休息,叶绍瑶抱着水杯应声:“知道,我这次一定不会呆呆的。”

叶绍瑶一直在副馆待到关门,直到自由滑的比赛接近尾声,她才匆匆赶去后场检录。

练功房里,她和刚认识的选手互相踩胯。

小姑娘忍住从韧带传来的疼痛感,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:“姐姐,可以向我透露透露,你准备上什么技术吗?”

“我们应该差不离。”刚调整了技术动作的叶绍瑶选择保密。

门外一阵嘈杂。

前方传来战报,韩薇/白崇洛毫不意外拿下双人滑冠军,容翡/张晨旭自由滑表现出色,但依然无法弥补短节目的失误,位居第二。

不能超越正处黄金期的韩/白,容/张将最后的分差追到十五分以内,也不算不无收获。

“我得去候场了。”小姑娘在短节目后排名第九,自由滑分到第一组上场。

叶绍瑶轻声说:“加油。”

小姑娘这时转身:“姐姐,我可以握你的手吗?”

“握手?”

“我习惯在考试前沾沾学霸的手气。”

叶绍瑶没想到,自己有一天能被划入学霸的队伍。

她很高兴:“我直接抱抱你。”

“不行,能量传输是相互的,我不能耽误你拿奖牌。”

原来迷信还有一套严格的规则,叶绍瑶点头说好,借她的吉言。

场上调动气氛的还是那天的女主持人,赛程进入后半,她的中气依然十足:“让我们一起倒数,迎接最后一组选手的入场。”

叶绍瑶隔门而闻,这气氛比第一天还要热烈许多。

全场数十个数后,厚重的大门终于开启,叶绍瑶站在队伍中间,踩着冰鞋向冰场走去。

她放松肩胛肌肉,看见教练已经等在场边。

“你的难度很能打,不要担心。”这是六练前,穆百川唯一一句与注意事项无关的话。

“接下来上场的是短节目第三名,叶绍瑶选手。”

现场解说带来的感受真不一样,叶绍瑶时不时被观众的呼和鼓舞,一股拼搏劲儿冲上头脑。

但听到铿锵坚定的钢琴曲,心火被瞬间浇灭,她试图沉浸在音乐中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
编舞老师带着这首音乐和她见面那天,曾问她一个问题。

透过这段旋律,你感受到了什么?

叶绍瑶闭目沉想,她仿佛看见作曲家庄严而热情的目光、按下琴键的气魄,悠扬和激昂可以同时蕴存在一个音符中。

但中段的弦乐一出,她才体会到真正的惊涛骇浪,似乎有什么在与心脏共鸣,像站在早春的河岸,看着解冻的浮冰被流水裹挟,一泻千里。

她认为最能贴切的形容词,就是“震撼”。

编舞老师很认可她的见解,告诉她,这段舞蹈的编排很大气,一定要大开大合,伸展奔放。

如何将动作做大做好,曾经也是困扰她的难题,为了提高柔韧性,叶绍瑶没少遭软度训练的罪。

她的舞蹈开蒙晚,除了三岁时被妈妈推进过舞蹈教室,在三年级才开始接触基本功。

在舞蹈班系统地学习是更晚的事。

膝盖受伤后,她不得不在基本功训练中降低要求,一直到今年,她才重新开□□叉,膝关节像滴上机油的锈腐零件,迎来它的第二次启动。

旋转换足后,叶绍瑶掖腿过渡,随后拉起Y字转,尽量保持住转速。

这是乐章最后的高潮,她距离胜利只有一步可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