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第82章我很想你
京城巍峨的城楼上,皇帝亲自驾临,来迎接自己的皇姐回宫。
赵明臻一行人恭谨地要行大礼,被赵景昂快步上前拦下了。
他的瞳光微微闪烁,结结实实地扶住了赵明臻的胳膊,道:“阿姐何须多礼——都是朕的功臣,都起来,宴席已经设下,就等你们来了。”
后面这半句是对其他人说的。
许久未见,赵明臻心里也有些感慨,她的目光落在赵景昂的眼下,皱了皱眉道:“你的眼圈怎么都是黑的,又跟哪路神仙怄气了?”
她本想问,朝政上是有什么烦心事,一想自己的身份第一句话关切这个不太好,便转弯兜回了轻快的俏皮话。
赵景昂果然哈哈大笑,而他身后的戴奇则朝她挤了挤眼。
赵景昂咳了两声,道:“朕观皇姐气色,倒不见舟车劳顿呐。回宫再聊,母后早就等着了。”
赵明臻确实也想徐太后了,顺着他道:“母后身体可好?”
“还不错,之前你从北面捎来的好参,母后正用着。”
……
不知是不是远香近臭,赵明臻只觉听这弟弟说话都变得顺耳了不少。
街面上已经肃清过了,两人乘一辆马车,很快就回到了宫城。
赵景昂颇有些聊得意犹未尽的样子,看起来很松弛,赵明臻瞧着他的脸,却是有话想问又不知能不能问。
朝夕相处的人未必能瞧出变化,三年多没见,她观他的气色,却是比之前要差许多。
寿康宫的人早早地就在宫门口等候,赵景昂笑道:“要不是没有长辈迎小辈的道理,母后也想去城楼迎一迎你的。”
赵明臻倒不至于近乡情怯,但是想到母亲,眼眶还是微微有些发热:“我也想见母后了。”
以前总嫌徐太后唠叨,管制着她,但是真到了相隔万水千山的时候,却总是会想起母亲来。
徐太后身边的书兰笑道:“那长公主快随奴婢来,太后真是等不及要见您嘞。”
赵景昂在旁说着歪话:“皇姐一来,朕倒是要失宠了,哎呀,也不知母后有没有多留我的饭。”
笑笑闹闹的,寿康宫很快就到了。
赵明臻与徐太后母女相见,很快就搂在了一起。徐太后的架势基本上是把女儿往怀里揣,而赵明臻从来也不是个眼窝深的,眼泪珠子已经是要掉不掉。
赵景昂显得有些多余,聊了一会儿后就很有眼力见地先行告退。
殿内的其他人也被徐太后屏退了,赵明臻在她怀里蹭了起来,才抓着她的袖子道:“母后,你可想死我了。”
阔别三年,她的撒娇功力未减,反倒有登峰造极的架势,徐太后也悄悄抹了把泪,才埋怨道:“当时非得去那么远的地方,怎么就不知道给母后省心呢?”
才回来,赵明臻也不跟她顶嘴,只耍赖道:“那我都去了,母后现在说也晚了。”
徐太后搓搓她的后脑勺,把她摆正了一点,无奈地道:“是啊,说也晚了。赶路累了吧,寝殿给你准备好了,眯一会儿,晚上传饭再叫你起来。”
徐太后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太后,这几年间,她听闻了北境的种种情况,对女儿的心情,也渐渐变得复杂起来。
一面欣慰,一面觉得她辛苦,一面又想……若不是之前赐嫁的事情,伤了她的心,她本可以不为自己去找底气的。
赵明臻沉浸在母亲暖意融融的抚摸里,打了个小小的哈欠,道:“是有些累,那我去睡一下,母后一会儿叫我。”
徐太后便陪她一起去后头的寝殿,又亲手给女儿松了头发、脱了外衫,像小时候一样,给她盖好被子,坐在床边攥着她的手。
躺下之后,赵明臻却还睁着乌溜溜的眼睛,看着徐太后道:“母后,我今天怎么没看见皇后呀?”
按理说,赵景昂今天在城墙上迎接他们,王皇后也该在才是,倒不是给她脸面,只是这是皇帝给皇后的脸面。
徐太后微微一笑,拍拍她的手背道:“你倒是眼尖,她有几个月的身孕了。”
赵明臻绵长地哦了一声,没有再问下去。
那就是怀相不是太好了,所以没有劳动她。
看着久别的女儿,徐太后倒也想不太起来其他人了,只慈爱地摸摸她的额头,道:“睡吧,母后守着你。”
赵明臻的眼皮渐沉,很快睡去。
——
待她醒来,天已经黑了。
一家人凑在一起用的家宴。
这会儿王幼璇倒是来了,她确实身怀有孕,脸色看起来也一般,步子都有些迟疑,只来打了个招呼,并没有一起用饭。
桌上就只剩下三个人了,徐太后终究还是劝赵明臻道:“天南海北的,你想做的事情已经做了,母后还是盼着你,能够承欢膝下的。既回来了,就别走了。”
赵明臻低着头咀嚼,没答这话。
徐太后以为自己没说到点子上,于是挑明了道:“你还是担心,再发生从前那样的事情?母后给你许诺,不管日后再发生什么,都不会再有人勉强你。”
直到嘴巴里没有东西可嚼了,赵明臻才勉勉强强地擡起眼帘道:“母后,我不是这样想的。”
有用的人才能走得更远,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这样的,最初去到北境,她心里存着的,确实只是不再任人摆布的念头。
可现在,她的心思也有了变化。
留在京城,她或许也能参与到政治中来,可是她能参与到得这部分皇家家事一般的政事,对比起真正广阔的天地,却让她觉得实在太无趣了。
徐太后瞪她一眼,道:“还是在与母后赌气是不是?”
见赵明臻的脸色有些微妙,赵景昂忙打圆场:“种一棵树,三年哪里够呢,阿姐辛辛苦苦,难道要叫别人去摘果子?”
赵明臻哼了一声,也不说话。
见状,徐太后轻叹口气,摆摆手道:“罢了罢了,你们倒拧作一股去了,显得我像恶人。”
赵明臻放下筷子,认真地道:“我知道母亲疼我,日后我也会多回来的。”
徐太后听了却又道:“我折腾你做什么呢?唉——到我该闭眼的时候,你知道回来就行了。”
这话酸酸的,于是姐弟俩又是一阵哄。
总体来说,这顿家宴还是没有什么不愉快的。赵明臻心里有数,也没打算改变谁的想法——哪怕这人是她的母亲,只要她不来强求她改变她就好了。
饭毕,她又道:“既回来了,我明日想去燕府看望一下。”
太后和皇帝都没说什么,只道是应该的。赵景昂还问可否要御使配合,被她拒绝了。
——
赵明臻第二天才出宫,先回了一趟她的长公主府。
即使是府邸中不缺人洒扫维持,离了真正的主人这么久,这会儿也没来由地显出一股凋敝之感。
赵明臻有些唏嘘,不过也没伤春悲秋多久,只去了库房一趟,拿着单子让碧瑛拣了几箱东西出来。
碧瑛有些好奇:“长公主这是想做什么?回京还要给谁送礼吗?”
赵明臻摇摇头,道:“不是,带回北境。”
聂听渊那天的话倒是提醒她了。
她居然给一个冒功之人送了那么多年的礼!
再加上因为隐瞒之事,对燕渠有些愧疚,她便想着,给他把这份本该给他的礼物补上。
不过这些弯弯绕绕的心思,就不足以吐露给其他人了。赵明臻把勾好了的单子放下,转身就去了燕府。
这座京城的燕府就更是一个空壳了。
门房依旧是那个有残缺的中年男人,他的长相是再过三十年也难有什么大变化的那一种,是以只这短短几年,依旧是那么张脸。
赵明臻这会儿对他的态度比上一次温柔多了,叫他去传了燕池到前厅去。
这对名义上的燕渠兄嫂,在京城一直过得是关起门来的日子,几乎没有客人上门,所以也不知道长公主回来了的消息。
等见到赵明臻端坐厅前时,那个模样并不英俊的燕姓男人,才有些仓皇地赶了过来,行了一礼道:“参见长公主。”
赵明臻盯着他打量了一会儿,才道:“起来吧。本宫开门见山,今日来,是有话要问你。”
燕池的神情本就不是太好看,听上首坐着的长公主朱唇轻启,一字一顿地问起二十多年前的事之后,脸色更是变了。
“长公主,你都……”他近乎喃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