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8、番外【13】
柳奚的脸缓缓放大,那一双眼亦是靠近,让明微微看清了他眸底的微光。就在她即将要缴械投降的前一瞬,对方轻轻笑出声,低低一句:
“好。”
他虽然十分忙碌,但──
语气中没有一丝责怪之意,反而尽是淡淡的宠溺。
他同意了!
他同意建学堂、给那些孩子教书。
明微微欢喜地挽住了对方的胳膊,往他的肩膀了蹭了蹭。
她的夫君,就是无所不能的!因是家大业大,再经常收到晃晃的“接济”,“柳氏学堂”一下子就创办了起来。
柳平允这三个字,在江南十分有名气,不少人将自家孩子送来求师。除此之外,他们又收留了许多流落在外的乞儿
小艾与阿庚都是极认真的。
他们先前没读过书,更是大字不识一个,与沾星攘月相比,兄弟俩学起来要吃力许多。每当他们苦思冥想之际,小攘月就会迈着小碎步跑来。小姑娘的身子瘦小,还不到那桌子高
小艾正攥着笔写字的时候,忽然见桌子另一边冒出一个小脑袋来。
攘月眨巴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,甜腻腻地喊他:
“小艾哥哥,你有什么不会的呀?”
阿娘说了,要互帮互助,要友爱,要多多帮助小艾与阿庚做功课。
她的声音软软的,眸光更是又柔又明亮,被女孩儿这般注视着,小艾有几分赧然,不好意思地指了指书上的一行小字。
“这道题,”他挠了挠头,“我还不太懂……”
攘月这孩子,打小就聪明。
仅是看了一眼,她便弯了弯唇,一双眼更是弯得如同一对小月牙。女孩从对方手中接过了笔,一本正经地在书本上写下了一行的小字。
那字体不算是很漂亮,却是方正规矩,如她的人般那样娟丽。
“喏,”小姑娘认认真真地握着笔,眸光清浅,落在书本上,“这首诗爹爹前日上课前讲过,是《春夜喜雨》。”
她的声音细细的,真就像那雨线,一串一串的,落在一片期盼着春天的大地上。
攘月回忆着阿爹教书时的场景──男子一身广袖素屐,坐在堂上,一手握着书卷,一手垂在桌上。语气轻柔而缓慢,目光移动时,那诗句如同一颗颗跳动的珠,串成了一条珍贵的玉线。
琳琅满目,熠熠生辉。
小攘月回想着父亲教授过的内容,奶声奶气地将那首诗背诵了一遍。
春夜喜雨。
明明是冬天,少年的心里,却落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场雨。既然答应了明微微,柳奚也是十分尽职尽责。两个人的小日子一下子充实、忙碌了起来。
那些孩子都是极乖的,学堂之上,皆是屏息凝神,认真地听着柳奚教课。明微微曾偷偷看过他讲课。她溜进了学堂,坐在最后一排,与那些孩子一样,仰起头。
望向堂上。
一瞬间,思绪纷飞,她似乎回到了六年之前。
第一排坐着晃晃与大皇兄,再往后一排便是二姐与三姐。灼灼与皎皎正坐在她的身前,各自捧着各自的书本,望着堂上那不沾人间烟火的男人。
明微微亦是举着书,遮挡住自己的鼻息,只露出一双眼。
偷偷望向他。
柳奚发现了她,下一句话再脱出口时,竟平白带了几分浅浅的笑意。他站起身,腰间的环佩响了一响,清脆的珠玉碰撞声,明明是那么细微,却让女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。
同样的姿势,书本将鼻与嘴唇遮掩住,明微微望向他。
春节要到了,各家于门前心照不宣挂上了大红灯笼,那一场雪落下来的时候,柳奚正好走到明微微身侧。
他面色清平,眸光亦是没有什么波动,路过她时,忽然伸出手指,轻轻敲了敲她的桌面。
“书呢?”
他唇边噙着笑,瞧着她。
簌簌飞雪飘飘乎落下,轻轻打在窗牖上,先是轻柔的羽毛,再然后便是点点雪粒子。
如石砂般,敲在窗户上,落下一点极为轻微的响动。明微微的眼皮跳了一跳,擡起头来望向他:
“先生,我忘带了。”
雪白的衣袖拂过桌角,一只白鹤跃然于桌面上。柳奚将手中的书卷放下,递给她。
女子瞧着正摊开的书页,书页的最上方有一串小字,是柳奚的笔迹。
说也奇怪,即便是未见到他的人,只要看见对方笔下的文字,她便会忍不住心尖颤动。
轻轻的颤动,一如雪粒敲在窗牖上,微弱地几无声息。
她想起来,很久很久之前,他也曾被几个孩子追着喊先生。
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不知道,当年那个怯生生站在灶台旁、小心翼翼为她端来一碗清水的小阿梨,过得还好不好。这场雪停的时候,晃晃送来了一封信件。
开头第一句,见字如晤,写得十分认真。
微微也想他,也很想见到他。
信中写道,他在京城一切都好,楚玠已经带病平复了米蚩,如今米蚩已是我大堰的附属国。同样的,作为嘉奖,战功赫赫的楚玠已被群臣拜了元帅,封了万户之侯。
他还说了宫里头她那几个姊妹的事。
灼灼与甄晏生了第三个小孩,是个伶俐可爱的小姑娘,眉眼生得很像灼灼,着实令甄晏十分欢喜。
明皎皎期冀楚玠许久,终于在他再度凯旋回京时表明了心迹,却遭到了对方的婉言拒绝。楚玠同她讲,他的一颗心装满了边关,装满了为大堰抛头颅、洒热血的将士,如今已再容不下旁人。明皎皎黯然神伤,一年之后,与礼部尚书家的公子成了婚。
至于明姿雪……
看到她的近况时,微微的眸光轻轻一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