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了结 命运之更改(1 / 2)

第98章了结命运之更改

五月二十七,邢州铁矿案正式结案,震动朝野与民间。

此案中,从中央到地方共有一百三十二位官员落马;“韩家”皇商号被夺,族中九十六人被判流放岭南;京师南郊、彬州莱芜、抚州戴家港三地反贼一律秋后问斩……

三日后,宣德门前,许弋正要入宫,却与谢珉怀不期而遇。

多日不见,来人肉眼可见的憔悴了,他的眼底露着深深的乌青,下巴上冒出了青青的胡茬,连身型都清瘦了些许。

许弋猜测他大概刚向赵凝做完收尾工作的述职。

在义庄围剿战中,朝廷损失了近三千兵马,尚有数名反贼流窜在荒郊野外,背后主谋依旧不知所踪,也不知她阿姐有没有责怪他。

此时,谢珉怀停下脚步,向许弋作了个揖,“殿下好。”

他的嗓音略微干涩,听起来很紧。

许弋客气道:“太傅近日辛苦了。”

谢珉怀微微躬了躬身,“多谢殿下挂怀,微臣这事办的不利索,幸亏陛下宽厚没有苛责。”

许弋宽慰他道:“大部队已经伏诛,想必那些剩下的也成不了什么气候,太傅不必介怀。”

谢珉怀摇了摇头,“微臣只恨当日没有再霸道一点,若是能够力挺樊将军的策略,那么京郊大营也不会折损这么多的将士了。”

那些倒在血泊中的身躯再次从许弋眼底闪过,“逝者已矣,此事实非太傅一人之责。”

“本王也听说了,是赵简和方民安急于进攻,出了事便把责任一股脑推到了樊将军身上,若非太傅仗义执言,恐怕樊将军也要受牵连。”

谢珉怀眉目低垂,“这已经是微臣最后能做的事情了。”

许弋急着见赵凝,便道:“谢太傅,此案既已了结,太傅便也就此放下吧。本王还有事起奏陛下,就先行告辞了。”

“等等,殿下。”谢珉怀喊住许弋,“还有一件事。”

“抚恤金已经发放到刑州妇女们的手中了,明天便是她们回乡的日子,殿下和微臣一道去南熏门送送她们吗?”

许弋回过头,冲着谢珉怀微微一笑,“好,本王会去的,明天见。”

据说,谢珉怀在离京前特意安排刑州的妇女孩童在上清宫小住的。

在给官家办案的同时还不忘将百姓的苦难牢记在心中,他当真是雷霆的手段,菩萨的心肠。

深宫内,许弋一步步向内走着,只觉周身高墙好似牢笼,要将她永远困住。

朝廷仿佛就是个野蛮的斗兽场,文武百官们只是披着人皮的野兽,任凭内心的欲望疯狂滋长。

所谓百姓的喜怒哀乐,他们似乎从未放在眼里,也不知道此次理清的水,什么时候又会变得浑浊。

许弋深愿,她能够有余力,改变这一切。

***

崇政殿,许弋跪倒在地,对赵凝实实在在地磕了个头。

她这个阿姐平日里喜怒无常,但当百姓的苦难摆在她面前的时候,她的愤怒却成了保护他们最好的铠甲。

赵凝依靠在宝座上,右手的食指按着脑袋,“芙儿啊,你今日来见朕是有什么要事吗?朕近日脑仁疼得紧,没得功夫管你。”

平白无故闹出来一堆反贼,捉也没捉全,蒙面的黑衣人都追杀到她梦里来了,害得她吃也吃不下,谁也睡不好。

许弋直起腰,恭敬地说道,“陛下,近日邢州铁矿案告破,臣思来想去,黄彩霞不仅为我大昭拔出了偌大的蛀虫,而且还带来了一个天赐般的良机。”

赵凝将按着额头的手放了下来,“哦?什么机会?”

许弋认真道:“陛下,韩家之家产尽数充公,流失的铁器也回归了朝廷,如今正是铸造火炮的大好时机,只等陛下一个命令,京师便可像铜墙铁壁那般,再也不怕反贼做乱了?”

赵凝直直地看着许弋:“为什么是火炮?”

许弋解释道:“据臣所知,京师三十六枚火炮都已年久失修,连炮弹也发不出来了,反贼们刚刚伏诛,现在正是趁热打铁得好时候啊。”

“且火炮谁人都可以用,陛下从此依仗器具,不必操心人事,再也不用担心出现赵简和方民安之辈,岂不是是两全其美之举。”

赵凝的手再度按在了额头上,“芙儿你可能不懂,火炮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,若是一个不慎,火药炸在炮筒里也是常有的事。”

“早些年朕刚登基的时候,其实打过一次火炮,此事实在是耗费巨大,又难见成效,后来也就搁置了。”

许弋站起来争辩道:“可是阿姐,这么多年过去了,或许各地的铁监营内有官员研制了新的方法也说不准呢?”

若是没有见过唐勃文,她也可能也会放弃,但现在她真想拉着她阿姐去登州看看,新一代的火炮已经取得了何种进步。

看着赵凝一脸无动于衷的样子,许弋下了剂猛药,“阿姐,芙儿以为,若是研制出轻巧的火炮,将之送往北线,想必拿回燕云十六州也指日可待了。”

赵凝看着许弋,缓慢地从位置上站了起来。

从她劝说自己派萧静之和樊不野北上开始,一桩桩一件件,都有她这个妹妹的身影,是她小看她了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