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%,1600。
作答的人数变多了,答题的正确率也变多了。
“估计是四个,有错一点就不行吧,所以才有人错。”系统,一个干啥啥不行,找借口第一名的小废物,也是积极主动地给其他人找着理由。
别说,找理由找的很是合适,江念绾当场就信了,甚至给其他人找了个解释。
“扶苏还好,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嬴政的儿子。”
“刘彻的太子刘据,李世民的太子李承干,朱元璋的太子朱标,好像都挺小众。”江念绾说完想了想,“行吧,是我不够贴心,下次标!”
江念绾这次写的解析的时候,差点没给自己笑死,自己玩梗自己解答的乐趣,真的是有点搞笑在身上的。
“第一句的核心是刻板印象!因为我们对西汉的刻板印象,显而易见了,这群姓刘的,没一个直男,都是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的。”江念绾写完还很贴心地补了一下,“刘彻中年得子,刘据,开心到年纪小小就给立了太子,是四个里面,阿不,三个太子里面最早被册立的,不过这个太子应该也是最不开心的。”
“四位都没能继承皇位,扶苏是自杀,朱标的死因应该是疾病,李承干在失宠之后被圈禁直到死亡,就刘据,他爹刘彻晚年疑心病重,给他杀了。”江念绾写到这里还有点摇摇头。
“朱元璋在朱标死后成了个老疯子,都没有杀自己的儿子,在这方面还是刘彻更狠一点的。”
短短几行字,暴击多少人。
“什么?扶苏自杀?”
“标儿怎么会死?什么病?太医呢?传太医啊!”
“谁会杀自己的儿子啊!谁心狠手辣!”
“呜呜,圈禁……呜呜呜不会的!我不会这么对承干的!”
兵荒马乱,一整个兵荒马乱,在江念绾不知道的地方,秦汉唐明都乱成了一锅粥,大家都不敢置信。
嬴政看着面前笑容僵硬在脸上的扶苏,又看了看就挂在扶苏身侧的剑,想了半天还是来了一句,“佩剑太危险了,还是换成别的吧。”
“陛下,这不是佩剑的问题啊!”蒙恬、蒙毅两兄弟都跪在了地上,“陛下,要不下令让百姓们遇到那个江念绾的时候问一问……”
“胡闹!这是能随便告诉百姓的吗?”王绾也担心,但是他没有蒙家两兄弟这样关心则乱。
蒙恬、蒙毅两兄弟是忠诚于嬴政的,可以说满朝上下没有比他们更加忠心耿耿的,同时,嬴政把蒙毅安排到扶苏手上,给扶苏历练的地方安排在九原,安排在蒙家军的驻扎范围,大家也都明白陛下的意思。
就像是这个题目说得一样,扶苏的身份地位,没有太子的名号,但是绝对能担得上大秦太子这个身份。陛下没有设置皇后,也没有设立太子,但是对扶苏是真的一点没少待遇,其他的公子跟随便养养又有什么区别?
往近的说,这朝堂上也就扶苏公子敢屡次跟陛下呛声。
前些时日关于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讨论,扶苏公子是坚持的分封制,想要恢复周制,跟陛下吵了好一通呢。
最后听说还是陛下主动给扶苏公子送了东西,把儿子哄好的。
这这这,大家都已经认定了扶苏未来会即位了!怎么还能出现个自杀的剧情啊!谁安排的?问过他们大秦人了吗?
“陛下。”王绾开口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,年纪大了之后,王绾很少在朝堂上主动带节奏,之前也就附和过扶苏公子的支持分封制,“扶苏公子是在战场上厮杀过来的,应该不会轻易轻生,这背后必有隐情啊。”
这隐情,满朝的大臣都猜出了一二了,就扶苏这个性格,在战场上走投无路都会想办法死战到最后一刻的。
大家知道扶苏性格温柔,但是也是和扶苏相处过这么久的,也明白这个人脾气的倔强与坚持,说实话,这才像陛下嘛,哪怕是和陛下僵着要分封制,也挺像。
而大秦的兵马,能让扶苏都死战的,这是得遇到了什么劲敌啊?
武将们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周边有谁有这么个势力,最后开始乱猜,“不会是蒙家军的实力不济了吧,你们可别连累扶苏公子打败仗,不如下次也带点我的兵!”
说话的是李信,李信也是坚定的嬴政党,不接受来自任何人的贿赂,只接受来自嬴政的雷霆雨露,是和扶苏一样一样的,收到来自嬴政的消息,哪怕是要自杀也会服从的恐怖分子。
同时也是大秦年轻一代将领中带兵打仗技术过硬的。
“说谁呢?”蒙恬气得不行,赶紧反驳,蒙毅就不一样了,他甚至真的在反省是不是自家兵马不行了。
关系近了是会这样的,被别人这么一说,蒙毅皱着眉头,一言不发。
“就是啊,要是你们的兵马不行,用我们的也行的,我们人还够用,给扶苏公子分点!阿不,我们换点!”武将们也是积极。
嬴政听到扶苏会自杀的消息一直皱着的眉头,都被这群活宝给说得舒展开来了。
“行了行了,我儿子,我先心疼!”
大臣们知道嬴政的情绪缓和了,也如释重负。
不得不说,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,嬴政的低气压直接压得一些人喘不过气,能说话的也都是武将,和接触嬴政次数比别人多的文官,有一定的抗压性。
有的人是自杀,有的人就不行了,他杀,杀人凶手还很一目了然。
“刘彻,你要是不想和我有个孩子,你就直接不给我就行,杀了他是个什么话?”陈阿娇是第一个生气的。
正常,太子,先入为主就是皇后的儿子,而这个关系下,加上陈阿娇这个人的脾气本身就爆,她会生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而卫子夫和李美人的情绪也不佳,
卫子夫没有想过这个刘据是自己的孩子,她这个最该生气的生母因为暂时不知道,所以还很稳,只有一点物伤其类的悲哀。
刘彻如果连自己的太子都能轻易杀掉的话,那只能说明本身就是更注重自己的类型,这一点卫子夫知道的很早,所以她如履薄冰都不敢被人发现,只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淡泊名利,不在乎。
要是被卫子夫现在就知道刘据是她的儿子,那就真的在儿子出身之后,她就会谋划一些带着儿子跑路的事情了,也可能会更狠一点。
李美人则是纯纯觉得自己是三个人里面最受宠的那个,陛下也有说过如果有儿子也会立为太子,李美人可不管什么酒后戏言的事情,她听到那就是真的。
但是现在儿子还没个影呢,怎么先知道了儿子会被刘彻杀了的事情。
刘彻也慌啊,他这还没有个儿子呢,先知道这个事情,还被说他是四个人里面最会杀儿子的。
哈哈,是谁写的这个东西,赶紧出来啊,他肯定不会杀了她!
太熟悉了,熟悉的被笋的感觉,刘彻怀疑就是江念绾,但是他没有证据。
“应该,应该不会吧,我很期待有个儿子啊,还会立他为太子!”刘彻说到这里有了给自己辩解的思路,“你看,说得是我晚年嘛,年纪大了疑心病重,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对吧,再说了,老了之后的事情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关系!太子能从出生一直当到我老哎!”
自己说完他突然就知道自己和太子的矛盾可能会是什么了,即使刘彻自己也没有当过这么长时间的太子,但是他能够想得到,如果刚好上一任皇帝活的长的话……
这谁受得了当那么多年的太子啊?一直有个人在上面决定事情,是真的很烦的!
加上他晚年估计也会觉得太子年富力强,疑心病重也挺正常的,对吧?
努力说服自己的刘彻真的很狼狈,一心二用导致他和陈阿娇的吵架都有点节节败退的意思了。
而同样太子像是遭了自己毒手的李世民,一下子哭得稀里哗啦。
他的武将们还有人在窃窃私语,“就说陛下是里面最有可能会呜呜呜地哭的人,陛下之前还狡辩呢,现在不就是吗?”
“这是重点吗?赶紧劝着点陛下啊!”也是有正经人的,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合适。
“陛下,不要悲伤,太子是被圈禁,我们也没有直接把太子杀了,还是很不错的。”
阿这,他这劝说结束,周边直接就空了一大块,这大家谁也没想到,还能有这么劝的。
难道陛下是因为这个哭的吗?又会因为不是自己直接杀的而高兴?
大家都无语,李世民哭的更严重了。
这要不是还要上朝,他都得去找观音婢两个人抱头痛哭。
不对,现在他是一个未来会圈禁承干导致死亡的人,估计观音婢也不会见他。
怎么办,更难受了。
在大家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时候,魏征直接出列,“陛下,我就说现在的教育模式有问题,以后太子就让我和……”
魏征看了朝堂一圈,感觉所有人都不是很靠谱的样子,但是还是现在的那些最不靠谱了。
“我和房玄龄房大人一起吧,武将们也可以自荐一下。”魏征说完然后开始滔滔不绝自己的教育理念。
“本来呢,我是肯定不会担下这个烂摊子的,你们都不会教孩子,哪有跟这么小的孩子讲什么太子的责任来限制孩子的,这是不对的!”
魏征一下子就把李世民以后会圈禁太子,这个事情给转移到了臣子们目前对太子的教育问题上去,同时他也说了李世民。
“陛下你的教育观点也有问题!你没有发现吗?在册立太子之后,你对太子就严格也疏远了,反而是对其他皇子似乎是有补偿的心理,关系近了很多!”
一下子打晕了朝堂上的所有人,大家也都不管什么以后了,只开始和魏征讨论现在。
被魏征顶替岗位的还想和魏征理论呢,大家都不觉得自己的教育有问题。
这可是太子,不从小教规矩怎么能行?难道要像那些野猴子一样吗?
李世民倒是很是虚心地跟魏征请教,“是有点这个毛病,我这该怎么改呢……给承干这个太子位置后,我确实慢慢在疏远他,好像这个月跟他的接触也都是关心学业,没有关心过生活。”
“好爸爸”李世民当场反省,他这么一说,让那些同样被魏征批判了的大臣们有些哑口无言了,只好硬生生吃下了这个哑巴亏。
“那就改嘛!陛下听得进大臣们的话是好事,但是太子还小,没必要让他活在别人的眼光里。如果非要给他找一个标准,也不应该是臣子想要他成为什么皇帝,不如陛下增加一个跟太子的亲子活动,讲讲古人,让太子自己找一个学习的对象,学习陛下也行。”魏征顶着一张死人脸但是说的话莫名有温情,知道的人则是在暗自揣测。
魏征这么懂,不会是之前和前任太子接触来的经验吧?这倒是能够说得过去了,大家也都默默闭嘴了。
大唐慢慢和乐融融了,大明可还没有。
朱元璋都羡慕那些个人了,本来还在想着,他和嬴政、刘彻还有李世民都不一样,他是个顶好的爹!
嬴政不立太子,导致在他死后给胡亥、赵高、李斯这伙人钻了空子,好好的扶苏就那么被一封假的诏书给骗得自尽了。
他朱元璋不会!他自己登基的时候就赶紧册立了皇后和太子,不给别人钻空子的机会!
刘彻疑心病重,太子刘据还没动手呢,就用什么巫蛊之祸啊宫变啊,把太子给杀了,这心也太狠了!
李世民也是,不就是太子想要造反吗?这说到底还是他对其他儿子太好了,没给人安全感!还有就是喜欢男人怎么了,大唐乱的要死,他儿子在里面也最多算一丘之貉,不是什么大问题!还圈禁?
朱元璋都想好了!等太子成年想要接手皇位了,自己就跟着老兄弟们一起出去带兵打仗!到时候大明给太子,自己去当个潇洒的将军!
要是太子着急逼宫,那他就一把火把皇宫烧了,假死!这也不能真死,真死了以后太子后悔了还得气自己,他是个疼儿子的好爹,假死,把皇位留给太子之后,直接潇洒去!
这计划已经打了慢慢一沓,跟秀英妹子也来来回回说过好几次了,但是计划怎么还没赶得上变化?
“这怎么就能生病呢……”朱元璋愁啊,他问太医,“有什么问题啊,好好查查啊!”
难得的好脾气,朱元璋太焦虑也太担忧了,以至于他甚至害怕自己要是对太医发脾气的话,万一太医不高兴了就藏着点病情没说呢?
这能让儿子死掉的病肯定是个疑难杂症,疑难杂症就有点大海捞针了,说不定就有个医生会,说不定也就这个人会治。
可怜天下父母心,朱元璋这个疯子在有儿子的时候也是真的很疼儿子,没了儿子都能下死手给自己的大孙子铺路呢。
朱元璋焦虑,徐达也焦虑,他害怕啊。
这谁家的兄弟谁清楚,年轻的时候,长个嘴就知道对方没憋什么好屁,这当上皇帝了,徐达也清楚朱元璋是个什么人。
这就不能算是个好人!
皇帝如果分普通皇帝,明君,昏君,暴君的话,就朱元璋怎么也是归为暴君这一档的!
暴君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?那就是把人也当消耗品啊。
徐达担心,徐达忧虑。
这要是朱标死了,朱元璋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,不得爆炸啊?原本就不是什么有道德有良心的人,要是太过惦记儿子,到时候想着直接把孙子给扶起来,那就更糟糕了。
朱标还好,大家在打天下的时候,就靠着朱标来跟自己说,跟着主公是有未来的,小公子年轻,懂事听话还能干。
有他们这么一群老人,在朱标那也不过是叔叔伯伯辈儿,都熟!
这换个孙子上来,大家是爷爷辈,也谈不上有多亲密的关系……
那就是功高震主,卸磨杀驴的问题了啊!
徐达怎么想怎么慌张,也跟着催太医。
“好好查查啊,刚刚咳嗽了好像,你给查查有什么问题!”
咳嗽是因为听到这个消息给口水呛得,但是这事儿,现在说也有点不合时宜,朱标把话给咽了下去,主要还是他看到又有人来了。
能不来人吗?这世界也不就徐达一个明白人。
虽然徐达是朱元璋这伙老兄弟里面难得全身而退的,是真的有一些政治上的头脑,但是其他人也不全然是蠢货。
看到这个消息就满世界找朱元璋和朱标了。
来的最快的还是朱标的几个弟弟,朱樉、朱棢、朱棣和朱橚了。
“你们来干什么,知道大哥以后不行,现在来落井下石?”朱元璋不舍得对马秀英发火,也不舍得把气撒在朱标身上,这来的这些个儿子就成了最好的出气筒。
“哪里的事!我们来看大哥!我看那说不定以后是你的错呢,没照顾好大哥!”朱樉直接跟老父亲对着刚,他也焦虑啊,倒不是焦虑皇位,自己和哥哥各自的水平,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是知道的。
有人撺掇他惦记皇位,他都想查查这种人的成分。
“就是!让我们看看大哥,我们担心大哥!”朱棣年纪小小,但是也是护着大哥的,他的同胞兄弟朱橚也赶紧跟着说,“让我们看看嘛!”
“别看,你们能比得上太医啊,太医在看呢!”朱元璋跟朱樉来回呛声,几句话之后,郁结在心的气也算是撒了出去了,态度也好了很多。
而其他跟过来的儿子,远远的看着这里的互动,眼里满满的都是羡慕。
朱元璋是真的双标,儿子很多,除了朱标之外给其他儿子的爱几乎没有,最多是记得发钱了。
而其他的儿子,也分眼前这批和朱标一母同胞都是马皇后生的,和其他人生的。
人来的原来越多,太医也查了一批又一批,大家都提出来朱标的状态还不错,也就是有一点疲劳过度,可以稍稍补一点营养之类的话。
其实说到这里基本上就是身体很棒,找不到别的问题了,但是又想给朱元璋一个交代,于是大家集体给出了这么一个交代。
“那就好那就好。”马皇后松了一口气,一直在朱标旁边焦虑地看着,精神高度集中,现在也总算是能够放松下来,没想到眼前突然一黑就要晕倒。
“秀英!”朱元璋一个健步就跑过去,马皇后摔在了他的怀里,“来快快快!来看看!”
下一场的兵荒马乱又开场。
是最近网络热梗“这活动我们家xx就不参加了”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,还挺有意思的句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