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信皇帝朱祁镇(54)
群臣望着天幕上的演示惊叹怔愣良久后,还是于谦第一个反应过来:“快!快取笔墨来!将这世界图景画下来!”
笔墨纸砚取来,许多人自告奋勇地拿过笔,伏在地上作画,将刚刚隐去不久、还清晰印在脑中的世界地图记下来。
王直正站在朱元璋身边,见此情形,忍不住欣喜道:“陛下,您看,有了天幕的这副赠图,大明要走出去,走向世界,便能免了许多麻烦与危险了!”
朱元璋点头,刚刚他注意了天幕所演示的图中,倭奴国与大明有多近,原来相较于世界地图,大明与倭奴国可以说是比邻而居,越往北越冷,因此倭奴国并不往北扩张,反倒是南下来了。而倭奴国那狭长的岛国领土,确实伸展不开,也难怪他们野心勃勃,想要寻一块风水宝地。
呵……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。
此时朱元璋心中杀机越发深切,恨不得直接把倭奴国踏平了。
大明初立国时,朱元璋因民生凋敝,为应对骚扰沿海的流寇采用了保守的海禁政策。若按照朱棣的安排发展,南疆与北境将会安定许多,到时就能腾出手来打击倭寇。可惜因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松懈,南北之战又拖累了大明国力,海上流寇只能放到一边。
此时,朱元璋这才深刻理解,为什么说海禁是错的。他本想着一劳永逸,直接将海寇关在门外即可,但未曾想如此一来,反而给了子孙后代偷懒的方式和契机,令他们遇到此等事,就关门了事。
朱元璋懊悔连连事,嬴政、刘彻、李世民、赵匡胤和玄烨,都忙急切地唤了人来,将天幕上的世界舆图记了下来。
“原来这世界如此之大!”嬴政眼中异彩连连,“朕若能长生,这些都会是朕的疆土!”
刘彻亦喜不自胜:“他人常道朕恨不得将天下存图都据为己有,真该让他们看看,朕的野心还太小了!朕非穷兵黩武,朕是为后世子孙打江山!”
李世民虽知道西方有波斯、大秦等国,却不知道,那隔着半个地球的水域之外,还有如此大一片陆地,那是他未曾听闻过的地方。他忍不住走近了看:“虽说大唐疆域辽阔,已将汉武帝打下的疆域纳入囊中,但武帝之野心较于这舆图,依旧算是小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