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级反转李隆基(54)(2 / 2)

也有人会觉得,李倓更有太宗之风啊,如果他继位,说不定是下一个太宗呢!不过转念想想,太宗本宗在此,他做的决定,能有什么错?

此事在朝中全票通过后,很快皇帝便发圣旨,昭告天下,立李豫为皇太孙一事。

这件大事,自然引起了举国上下的瞩目,不过提起这位新鲜出炉的皇太孙,上下都是交口称赞的。

李豫自己有些意外,虽然他也想过继承皇位,但他一直只抱着三分希冀,毕竟在太宗老祖宗的培养下,前有十分厉害的叔叔,后有出类拔萃的弟弟们,老祖宗肯定要仔细考量每个人,才选出继承人的。

当他得知自己是因为嫡长孙的身份,才赢过弟弟时,有点哭笑不得。

李倓听到这个消息时,当场一蹦三尺高:“大哥!我就知道一定是你!”

李倓自然也听说了朝臣们推举他的事,也知道最后就是在他和李豫之间选一个,但是这么几年来,他一直发自内心觉得,皇位一定是大哥的,反而觉得朝臣们有些无聊,还得让太宗点醒他们,属实是太蠢了。

李豫看到李倓比自己当皇帝还开心的样子,心中的担忧顿时散去,满腔都是感动与欣慰。

是了,李倓怎么可能会因为自己错失皇位而难受?他可一直是跟在自己这个当大哥的身后的,他的心思在自己面前袒露得明明白白的,自己竟然担心他会难过,属实有些侮辱这个满腔赤忱的弟弟了。

“谢谢三弟,以后有你帮我,我就不怕了。”李豫道。

李倓爽快点头:“以后你坐上皇位,就不能到处跑了,我来替你跑,做你的眼睛、耳朵,去看看这天下百姓过得如何。”

李豫满怀感慨地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
李系听到这消息时,是有些不平衡的,可是听说李豫占了个嫡长孙的身份后,心中的郁气散了大半,但还是有点忧伤,自己怎么生在李豫后面了呢?

这几年,李系与李瑁混的熟了,有什么事,也喜欢找这位通透的十八叔聊聊,毕竟十八叔年纪比亲爹小不少,与他更能说到一块儿去。

只是等到他找到李瑁时,却发现自己亲爹也在,难道亲爹也发现了弟弟的解忧能力?

李瑁热情地招呼李系坐,“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,所以早就准备好了酒,只是你父王先来,已经喝了几杯了,哈哈……”

李系行礼后,也在案几旁坐下,本以为二人会因为没当上太子而难受,结果两个人看上去很轻松。

“父王,叔,你们怎么还有心思闲聊无关紧要的事啊?”

李亨不满道:“圣人想要在各地设书院之事,怎么能算无关紧要之事?这可是关系到我大唐未来的大事。”

主要是这事,皇帝有意让李亨主要负责,李亨想着事情繁杂,关系重大,所以来跟李瑁商量,请他从旁协助自己。

李瑁笑着道:“你父王说得对,开书院一事,可十分紧要。你父王也与我说了,天幕说过,大唐的问题,在于社会阶层上下不流通,在于底层的百姓,越过越苦,这开书院,便是给他们一个上升的通道,对国家对社会,都是大有裨益的。”

李系有些不满:“难道你们就不觉得,李豫成了皇太孙一事,是越过你们了吗?”

李瑁和李亨对视了一眼,李瑁轻笑出声,李亨心里还有点气,毒舌道:“就你觉得开书院是无关紧要这种眼界胸襟,老祖宗不选你是对的!”

李系顿时感觉胸口中了一箭:真扎心啊!

李瑁笑容收敛,主动给李系倒了酒,道:“你父王这话虽然是气话,但也有几分道理。二侄儿,太宗皇帝为人如何,咱们不仅几年时间看下来了,还能从宫中的记录上找到。这几年,他对每个皇孙都不偏袒,一碗水端得十分平,但他心里是有一杆秤的。不信你想想,是不是其他人办差时,大多是办相似的差事,比如你父王,主要是游走在士子中,为朝廷积累声望?你自己呢,是不是大多去军营巡视?可李豫呢,老祖宗派他办的差事,却是什么事儿都会派他去,哪怕他不会修堤坝,都要派他去跟着看着,打下手。你……还没看明白吗?”

李系听完这话,整个人都愣住了,他还从未站在这个角度想过。

李亨看着他一脸呆滞的样子,冷哼了一声,滋溜地喝着小酒。

当过太子的李亨,现在可明白了一个道理:眼高手低,折磨的是自己。

经过李世民打磨培养的李豫不是历史上那个李豫啦,李倓也不是历史上那个李倓了,可以说,李隆基那群子孙,都被李世民改造一新了。而李世民立李豫为太孙,是基于他品德才学能力不错的基础上,再出于身份选的他,李世民本人是比较拥护嫡长子继承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