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花下鬼刘骜(18)(1 / 2)

牡丹花下鬼刘骜(18)

朱棣吃惊得直接站了起来:“真的么?可信么?”

朱元璋让他坐下,朱棣忙道:“儿臣失礼了。”

这等小事,朱元璋当然不会计较,而是继续道:“梦里梦见的,我也不知道有几分真,只是以前也梦见过朱祁钰祭拜我,唠的事儿,也是我从前交代让他去做的。我有时候也分不清,真的是他们给我来回禀了,还是我偶尔想念他们,所以才会梦见他们。”

朱棣哑然,确实,梦的事你要如何去证明呢?

见朱棣有些垂头丧气的样子,朱元璋安慰道:“你先别这样嘛,反正要建水师,到时候派你哪个兄弟,随水师去倭奴国看看不就知道了?若是倭奴国没有银矿,派人去西边的欧罗巴瞧瞧……总之,活人不至于被尿憋死。”

朱棣点了点头,又道:“到时候,再派一些懂山川地理的儒生跟着,找起来也快一些。”

朱元璋的圆团团脸顿时笑得皱起来了:“也不用太麻烦,朱见深那小子贴心,还拿了倭奴国的舆图来给我讲的,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在哪里呢!”

朱棣顿时眼前一亮:“那可太好了!父皇您真厉害!”

朱元璋呵呵笑着,一边摆手:“是朱祁钰和朱见深两小子乖巧听话,没学朱祁镇那狗东西。”

朱祁钰和朱祁镇是同一个爹生的,朱见深又是朱祁镇的儿子,但两个人和朱祁镇的行事风格都大相径庭,这让朱元璋越发地相信,朱家子孙才不是倭瓜种子,就是朱祁镇一个长坏了。

朱棣忙命人去取倭奴国的舆图来。

很快宫人去库房取了落了灰的舆图,几人在朱元璋面前展开,朱元璋的视线,只在舆图上逡巡了一会儿,立马就找到了朱见深给他指的位置:“就这儿就这儿!没错了!”

朱棣忙用朱砂红笔把那个地方标记下来,才感觉松了口气。

将宫人挥退后,朱棣跟朱元璋说:“父皇,水师的事儿,得加快速度了。”

朱元璋露出了然的笑容,用手指轻轻点了点朱棣:“你啊,恨不得马上去倭奴国找银矿吧?”

朱棣难得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:“让父皇看笑话了,儿臣这么大年纪了,还像个孩子一样毛毛躁躁的。”

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收了,有些严肃道:“即便是和倭奴国的外事交流处理好了,即便是咱们有可以直接打过去的水师,我也不会让你去的。”

朱棣顿时一惊:“父皇……”

朱元璋叹了一口气:“老四啊,我老了,寿数这种事说不好的。若是我咽气的时候,你不在我身边,甚至不在大明,这皇位我传的不安心啊!”

虽然现在算是半过了明路,朝野上下都有共识,燕王朱棣,虽没有太子的头衔,但已是太子的待遇,可朱元璋想到削藩的事儿还没完全搞完,要彻底收尾,至少得要个两三年,就觉得要是老四不在这应天府老实呆着,到时候皇位传承怕是有麻烦。

朱元璋当然相信,以老四的手段,谁抢了他的位置,他还能抢回来,可是他知道,从朱允炆手里夺位,“得位不正”,是老四一生的阴影。他不想重蹈覆辙。

朱棣这时候才想起,自己还有继承大统这么一个大事要办,近几年,他是别想离开应天府太久了。

见朱棣终于回过神来了,朱元璋安慰道:“这种事,也不是非要你亲自跑不可的,万一倭奴国没什么银矿,咱们得去欧罗巴那边找,你也要去吗?”

朱棣只能无奈道:“当然不是。”

朱元璋安抚似的拍了拍他的手:“你的时间,得花在更需要你的事情上。”

“是,父皇。”

王莽犯的错,胤禛这个熟读史书,且精通治国之策的阿哥,当然很清楚;但令他震惊的是,天幕竟然能将背后的逻辑说明白。

“皇阿玛,这天幕……学识比许多人强。”经过几次和玄烨的问答,确定玄烨的心情后,胤禛的胆子大了许多,表达起自己的意见来,也直接了一些。

玄烨嗯了一声:“在第一次听天幕时,我便听出,这天幕的学识水平,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