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得手(1 / 2)

“老祖宗,身子可宽解了些?用不用我唤太医来再诊治诊治?”

王夫人趟着步子入门,语气还是尽量缓和了些,然而贾母却仍是板着一张脸,眉间紧皱。

“说罢,又是来问什么的?这个时辰了,还用嘘寒问暖?府里可少了什么物件?”

“没什么要事。”王夫人尴尬笑笑,话锋一转,提醒道:“明日贵妃娘娘省亲,清早会在皇城内操持礼事,用过晚膳后,等到戌时初刻便会抵达宁荣街,还需老祖宗携着我等在正门外等候。”

“贵妃娘娘入园后会先行更衣,随后泛舟游览别院,直至正殿会亲,到时候会由请来的戏班唱曲,贵妃娘娘同辈姑娘赋诗比词,临了贵妃娘娘赐赏。”

“如此走下一轮来,约莫三个半时辰,贵妃娘娘需得丑正三刻回宫,不能过夜,环环相扣,一处也耽搁不得,还望老祖宗能早做准备。”

王夫人将话尽量说的委婉些,劝贾母别在折腾了,却仍惹得贾母不喜。

“府里门楣没坠的时候,可没少接见了皇亲贵胄,你是在教我做事不成?”

太阳西斜,渐渐坠于山峦之间。

趁着堂前传出的吵闹声,将庭院中等候侍奉之人的注意全都吸引走了,妙玉和邢岫烟便顺势摸了进来。

绕过廊道,来到偏房后窗,两人才低声交谈起来。

“刚刚是府上二太太又找了过来,如今应当是她在堂与老太太吵嘴。”邢岫烟小声分析着,“或是说我们已经来晚了,已经没什么异动了。”

妙玉微微蹙眉,心有不甘。

按照各处姊妹们的机敏,定然都能将事情办的妥当,若是偏她们这一边没什么成效,怎好有脸面再回去?

更何况,妙玉相貌宛如霜绡映雪,一股飘飘若仙的孤冷气质,本就让她有些不近生人。

但她内心并非如此,还是热烈如火的,若想要与姑娘们打成一片,真得有所作为被她们认可才行。

哪怕林黛玉似乎看出这一点,要她在府邸里教姑娘们经文,姑娘们却都是将她当做师傅、师长一般尊敬,除了秦可卿这个没有边界的,少有能与她闲聊到一处的姑娘了。

“已是入夜,更方便我们行动,这会儿倒必不急着出去。”

沉吟片刻,妙玉又道:“我记得,史老太太最信重的丫鬟叫做鸳鸯,独她日日守在老太太身旁。如今老太太行动不便,要说有什么隐秘之事,必然会交给她去办,我们不如就从她身上着手。”

邢岫烟眨眨眼,并没明白妙玉的谋划,再问道:“你要怎么做?”

却见妙玉从怀中取出一截深色面纱,蒙在脸上,低声道:“之前我不是做过偷偷潜入的事,入门将她绑起来询问一番,想必定能知晓些什么了。”

“啊?”

邢岫烟抽了抽嘴角,总以为妙玉的行径太过冒险,连忙拦腰抱住她,阻拦道:“不行不行,她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,但凡有点什么事,都会惊动了老太太,我们怎好去捉了她呢?”

妙玉却对此举颇有自信,坦然道:“她在这贾府里赫赫有名,面对几个主子都不卑不亢的,算做是如今老太太真正的门面了,但她即便如此也不仗势欺人,还常常乐善好施,怜贫惜弱,我想她当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了。”

“在我入府的时候,没少与她打过交道,还关照了我一二。”

邢岫烟更加否定妙玉的计划了,“那便更不行了,她是绝对忠心于老太太的如何说服?”

妙玉一时也没有计较,只是道:“走一步看一步,即便不成,也先将她捉了再说。明日是省亲,排场极大人数众多,她作为贾母的门面,外出做事也很正常,消失一会儿谁又能察觉出端倪来?就算真找不见她了,谁又能顾得上她?”

道理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,在邢岫烟还在思考的时候,妙玉就又蒙上了面纱,躬身于窗棂之下,屈步前进了。

“诶,等等我……”

在贾母的讥讽之下,王夫人也只好无奈离去,她能做的都做了,也是无计可施。

鸳鸯便扶着贾母回屋内歇息,才起身贾母又叮嘱道:“将那木匣看牢,别放在这屋子里了。这些人都盼着我入土呢,指不定什么时候便寻到房里来搜。”

贾母再三强调之下,鸳鸯实在忍不住,问道:“老祖宗,这里面是什么东西?”

贾母偏头望了一眼鸳鸯,佝偻的身子,却逐渐挺拔了起来,连气势都磅礴大气了几分,“这是能让贾家一步登天的东西,再现祖宗的荣耀,你可千万要保存好喽。”

鸳鸯震惊的无以复加,更不敢触碰那木匣了,“老祖宗,我不敢拿这个东西。”

贾母叹息着摇摇头,道:“傻孩子,让你拿,你也就拿了。老婆子我既能让你保管此物,而不是大房,二房,便是因为我信得过你。”

“这种物件,你拿在手里,便是多了一条命,你明不明白?”

鸳鸯哽咽着摇头,“我不明白,我也不想明白,老祖宗万寿无疆,贾家如今也正如朝阳,都不会有事的。”

贾母苦笑了声,不再言语,往床上一躺,合衣睡了。

没多久,床帏中便传出了轻微的鼾声。

考虑着贾母又折腾了一日,多半是劳神心疲才这么快睡下,鸳鸯便也不在身边等候,落下帷帐遮住月光,轻手轻脚去了她下榻的耳房。

又是一日的劳碌,鸳鸯一面对镜奁头,一面理着万千思绪。

她是贾家的家生子,自幼便被养在了内宅,兄长是贾母房里的买办,父母在金陵老宅看房子,可以说是世代为贾家奴仆。

所以贾家也就是她自家,眼看着这十年来,几位老长辈过世,贾家由门庭若市到无人问津,再时来运转,大姑娘被封贤德妃有今日的鲜花如锦,鸳鸯脑中也似是走马灯一般。

当然,这一切故事,都逃不过一个中心人物,那便是并非荣国府的岳凌。

每一次他的到来,都在贾府里掀起了万丈波涛,一开始是他本身,直到现在他都不需要露面,只他府里的一群丫头,便能闹得府里天翻地覆了。

贾母是打心眼里反感他的。

鸳鸯眼里,或许是因为岳凌出身贫寒,家中更无高堂,凭着时机步步高升,所以被贾母所不容,与她教养后辈的观念南辕北辙。

但鸳鸯说不上有多憎恨他,即便贾府一次次的因他而风波不止。

毕竟京中除了他好色的桃色新闻被人津津乐道的传扬以外,对于岳凌做的那些功绩,没有人能磨灭。

与贾母恰恰相反,身为最底层身份的鸳鸯,更以为岳凌从并无出身,到今日国公之位,是非常的难能可贵。

在史书中,白手起家的英杰,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“为何就不能相容呢?”